《凡人歌》大结局:那隽不知道,坐拥千万还留不住李晓悦的真相
那伟在陪同母亲探访那隽的居所时,才得知李晓悦与那隽已分手。对此,那伟并未感到意外,并给予了母亲安抚:“妈妈,别忧心,他们下周会和好。”
然而,那隽坚定地表示这次的分手是不可逆转的。不久之前,那隽准备向李晓悦求婚,不料后者提出了分手,指责道:“你只爱自己。”
这句话深深伤害了那隽。如果他不爱李晓悦,又怎会与她相恋四年,甚至愿意接纳她的所有?那隽在房产证上写下李晓悦的名字,是出于对她的深情厚意。
尽管那隽在分手后仍不明白,拥有千万资产的自己为何还是无法留住李晓悦的心。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,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弟二人长大,那份孤儿寡母的辛酸,他人难以体会。
那伟考入二本,而那隽则考入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,他们兄弟的优异表现,背后凝聚着母亲无数的心血,以及他们一家三口共度的艰苦岁月。
那隽深知贫穷之痛,因此工作异常努力,力求赚取更多财富,以改善家庭生活。即使生病,他也坚持不休,只为给周围的人提供支持。
我完全能理解那隽的这种行为选择。
我的出身农村,在二十余年前,家中出一度陷入了极度贫困,甚至濒临断炊的边缘。那时,我们的生活除了精打细算,靠母亲每天去挖土豆、草药野菜这些来度日,别无他法。为了节省开支,全家人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。
即便如今经济状况稍有改善,我和家人仍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。我们时刻保持着警觉,生怕一不留神,钱财耗尽,再度陷入贫穷。因此,我选择摒弃不必要的社交活动,放弃了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,全心致力于增加收入。
在我看来,对生活采取预防措施,未雨绸缪,是非常明智且可靠的。对我们而言,给予家人最好的保护,莫过于确保他们的衣食无忧,资金充裕。
然而,李晓悦对此持有不同看法。她的父母因车祸离世时,她还在高中就读,直到生命的终点,他们都没能好好旅行一次。这让她深刻意识到,人生应珍惜眼前,不要留下遗憾。
当发现那隽的病情日益恶化,李晓悦希望能借此机会,为那隽调整生活方式。对于她而言,那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,而她本人对物质追求并不高。因此,她认为那隽无需为了两人的未来而过度劳累,损害健康。
李晓悦希望那隽能够尝试慢生活,这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。然而,即使那隽请了假来疗养,也难以真正放松身心。那隽无法享受生活的每一刻,而李晓悦则欣赏农家乐的独特风味,认为农家菜各具特色。但那隽却觉得,所有农家菜的味道都大同小异。
在人生旅途中,有些人将全部重心置于工作之上,而忽视了生活的美好。这样的生活模式,仿佛一条笔直的轨迹,虽然稳定,却少了色彩与活力。
那隽便是这样一位人物,他的生活中充斥着工作的忙碌,却鲜少触及生活的细腻之处。这种缺失,常常令他的伴侣李晓悦感到失望与沮丧。
面对这种情况,李晓悦尝试了各种方法去影响那隽,但发现成效甚微。当意识到自己的努力难以改变对方的生活观时,她开始考虑是否要结束这段关系。最终,在深思熟虑之后,李晓悦决定提出分手,并明确指出了那隽的一些行为问题。
那隽对于李晓悦的观点难以接受,他认为自己已经接纳了李晓悦的不完美,因此,他也认为李晓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,以适应他的生活方式。这一分歧,成为李晓悦选择分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那隽拥有的物质条件颇为丰富,他居住在一套面积达160平方米的房子里,并且拥有数百万的期权,这使得他的总资产至少达到了千万级别。即便如此,他依然勤奋工作,可见他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抱有积极的预期。
对于许多人而言,那隽的条件似乎为他们描绘了一幅无忧无虑的未来画卷——只要与他共度余生,财务上的忧虑便可一扫而空。然而,这一切对于李晓悦来说,却成为了一个潜在的担忧。因为在一段婚姻中,如果双方的经济实力差距过大,生活决策往往由收入较高的一方主导,这可能导致另一方的个性与独立性逐渐消失。
李晓悦曾多次因工作问题受到那隽的“教育”,这让她意识到,如果两人真的步入婚姻,她可能会被迫按照那隽期望的方式生活,甚至逐渐失去自我。在婚姻关系中,经济因素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维持彼此的个性与独立性,避免任何一方因经济地位而丧失自我。否则,长期下去,可能会导致情感与个性的枯竭,这是李晓悦所不愿看到的结果。
在生命的旅途中,若缺失自我,生活便如同漂浮在无根之水,随波逐流,每日只是应对外界强加的期望与指令。失去自我,亦意味着自信的消逝,而自信的缺失,往往导致伴侣间的疏离与冷漠。正如沈琳的前女友白寒宁所经历的,她在步入婚姻殿堂后,放弃了事业,回归家庭,生下三个孩子,从独立的职业女性转变为全职主妇。
这一转变使得白寒宁丧失了职场的光芒,同时,她的丈夫对她的爱意似乎也随之减少,甚至在她坐月子期间,生活中的小事都受到了婆婆的干涉。更为不幸的是,她的丈夫还对沈琳进行了骚扰,白寒宁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。
李晓悦坚决不愿成为白寒宁那样的人。如果她选择了这种生活,不仅无法保护自己,也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。以那隽的个性,婚后生活只会更加激烈竞争,不仅对自己施压,还会对孩子施加“鸡娃”式的教育。然而,李晓悦渴望为孩子创造一个简单、轻松的成长环境,而非被外界高标准、高压力所束缚。
那伟失业、公司倒闭,随后跟随沈琳迁徙至燕郊,投身于菜市场售卖卤味的日常,这一系列的变故让李晓悦向往起那伟夫妇之间那种和谐、温馨的相处方式。那隽虽才华横溢,却对学历和工作的评价过高,这给李晓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在一段关系中,真正的幸福源自双方内心的愉悦与和谐,而非单方面的努力或牺牲。两人的结合,应是相辅相成,共同成长,达到“1+1>2”的效果,而非相互制约或压迫。
在与那隽的相处中,李晓悦所见的仿佛只是一场唯利是图、全然不顾人情世故的戏码。她选择抽身离开,这在情理之中。
这段关系,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。只是两人在恰当的时点,遇上了不适合彼此的人。既然存在偏差,那么放手彼此,无疑是最佳的抉择。
对于那隽而言,经历与李晓悦的这段情感后,他或许会逐渐摒弃那些过于父权化的行为。而李晓悦,则幸运地找到了一对如亲生父母般的伟夫妇作为新的人生依靠。对他们而言,这样的结果并无遗憾。